Search

疫情嚴峻,或許現在不是每一位藥師都能像以往一樣,可以常常上病房看病人、與醫療團隊面對面討論治療。但幸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疫情嚴峻,或許現在不是每一位藥師都能像以往一樣,可以常常上病房看病人、與醫療團隊面對面討論治療。但幸好隨著科技的進步,在藥物治療與監測方面,我們依舊能提供宛若 F-35 一樣的空中支援。
    
隨著確診病人不斷湧入,專責病房也一間間的擴編,前來支援專責病房的可能不一定是對 COVID-19 比較熟悉的感染科、胸腔科團隊,那麼如果能有一份簡易的表格當作參考,或許可以幫助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提供 80 分以上的照護。
   
感謝奇美醫院,因為偶然間看到你們製作的精美表格,我才能有靈感孵出這份拙作。

感謝本院藥學部 / 感染科 / 整合醫療內科的鼓勵與支持,感謝腎臟科徐帥的協助,也感謝新代科融仙女的許願。
   
這份表格是我參照【新型冠狀病毒 SARS-CoV-2 感染臨床處置 暫行指引 第10版】、【CDC 致醫界通函第456號】,以及幾個主流指引為基底,並參照院內的狀況與需求,製作而成的簡表,是我們團隊這幾週奮戰的心血。
            
【聲明】
此表僅為參考之用,於臨床照護病人時仍建議參考最新公布的診治指引,且應與臨床團隊討論,並謹慎監測後續反應、調整治療方案。
       
囿於表格大小與易讀性,有許多資訊並沒有在表格上:
- 疾病嚴重程度分級與症狀的詳細內容
- Baricitinib 的腎功能限制與劑量調整
- Dexamethasone 相較不適用的族群
- Tocilizumab 亦可能導致 HBV reactivation
- Tocilizumab 如臨床狀況適合,可考慮自費給予第 2 劑
- Remdesivir 目前台灣多為凍晶劑型,可以泡濃一點
- Remdesivir 於肝腎功能障礙者之建議(利大於弊就打吧)
- VTE prophylaxis 的使用時機(各家醫院都不太一樣)

* 沒放上去的資訊族繁不及備載,也不知道之後有沒有時間更新 (?)
  
------------
    
親愛的第一線醫療團隊
雖然藥師不一定能與你們在物理空間上併肩而行,但藥師可以在用藥策略上盡力保護前線夥伴(避免使用 nebulizer;在權衡藥物特性下,減少投藥頻次及人員暴露次數;減少非必要的 ivpump 或裝置),也能與臨床團隊一起討論藥物選擇及監測,提供病人更適合的治療。

這場抗疫之戰,藥師是參謀、是法師,是與醫療團隊一起作戰的夥伴。
     
------------
   
我很幸運,在這樣險峻艱難的時刻,能在這個很棒的團隊裡,與夥伴們一起努力奮鬥著。

#COVIDpharmacist #COVID_NiceTeam #pharmacist #IDpharmacist


Tags:

About author
☁ 在下是個讀過兩年書,在塵世中載浮載沉的迷途小藥師,歡迎一同討論與成長,也請不吝批評指教。 ☁ C'est La Pharm - 這就是藥學 ☁ La Di Science-喇滴賽因思(來談論科學吧)
☁ 好讀版網址:http://cestlapharm.blogspot.tw/ ☁ 無論是調劑、核對、發藥或是衛教,只要處處留心,點點都是知識,處處都是臨床。
View all posts